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提出了一种大脑皮质对接触表面纹理的编码机制,认为纹理信息由响应不同皮肤受体信号的神经元群共同编码。
人体皮肤能够感觉纳米至毫米不同粗糙度和微细结构的表面纹理,皮肤中的触觉受体包括慢速适应受体(SA)和快速适应受体(RA)等。研究人员研究了猕猴大脑的触觉感知过程。试验时,在一个滚筒上覆盖砂纸、织物、塑料等不同粗糙度、不同纹理的材料,然后用滚筒接触猕猴的指尖,通过体感皮层中的植入电极记录了猕猴大脑对不同纹理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纹理特征由感觉神经元群编码,每个神经元对纹理的反应各异,这种差异是由输入信号的差异(来源于SA或RA受体)引起。研究认为,某些神经元亚群会接受SA的强输入,优先编码粗糙的纹理特征,另一些神经元亚群接受RA的强输入,优先编码精细的纹理特征,大脑会整合这些不同的信息实现纹理感知。
猕猴试验过程
这项研究探索了人体触觉感知机理,有望促进人造皮肤、触觉信号解码等领域的研究。
(蓝海星)
1
美国布法罗大学利用磁热刺激控制小鼠大脑,可用于治疗神经疾病、脑控等领域
2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3
脑机接口帮助瘫痪患者使用平板电脑
4
双向脑机接口的无伪像记录方法
5
与抑郁相关的神经调控网络